螢光效應

螢光效應

目的

了解螢光效應的原理

 

實驗

實驗裝置:將小瓶子中裝入不同顏色的螢光溶液,以紫外燈管照射小瓶子,觀察瓶子的亮度

 

原理思考

為什麼不同螢光溶液的瓶子在紫外燈照射之下有不同的亮度??

 

螢光的產生是螢光物質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(例如:紫外線),使電子吸收紫外線能量,從基態躍遷到較高的能階,之後電子經由不同的能階逐漸降回基態時,過程中的能量差會以光的形式發出,由激發態回到基態時,若所發出來的光在可見光範圍內,稱之為螢光,且不同螢光物質的能階大小不同,若能階差較大時,光的頻率較高,光的顏色會接近藍色;能階差較小時,光的頻率較低,光的顏色會接近紅色。

 

討論

日常生活中哪裡有用到螢光發光的原理?

 

1.日光燈管。
日光燈管管壁有一層螢光物質,可將水銀所發出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見光。
2.顯示器
顯示器發出的各種光色,就是利用螢光體發出的色光混光而來,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,也是利用螢光體發光。

 

參考資料

Fluorescence, Retrieved December 12, 2017, from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luorescence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.

 

製作

Mark Pottor (State Unversity of New York at Oswego暑期交換生)

 

指導老師

朱慶琪

 

撰稿

林世閔